香港揚琴演奏家

馬詩恩
Yanki Ma sze-yan (Hong Kong)

E-mail: yankimsy@gmail.com
Website: http://yankimsy.wix.com/yankimamusic

香港出生及受教育。師隨李德江先生及余美麗小姐學習揚琴,於2007年考獲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揚琴演奏級証書及翌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揚琴演奏及教學法。暑假期間,更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隨揚琴演奏家桂習禮教授和沈陽音樂學院張學生教授學習揚琴,獲益良多。

文化交流活動廣闊了馬氏對世界揚琴的認識。2004年代表音樂系前往泰國作交流訪問,初次認識了泰國揚琴(Khim)的演奏特色,香港電台並將整個交流活動拍下;2007贏得《和富環球領袖計劃》之獎學金,赴澳洲墨爾本參加文化研究計劃,廣闊了馬氏對澳洲傳統文化及揚琴(Hammered Dulcimer) 的認識。2011 年代表香港到匈牙利參加第11屆世界揚琴大會,在音樂會上演奏個人新作品《黑暗中的亮光》,同場更與星加坡華樂團揚琴首席瞿見青小姐及台灣揚琴演奏家詹金娘小姐首度合奏《節日的天山》,被受好評。

馬氏一向活躍於香港內外的音樂活動。在2006年以浸會大學國樂會主席的身份,主辦了名為《樂緣共聚》的聯校中樂音樂會;馬氏亦在不同場合以獨奏者身份演出,曾演奏的揚琴獨奏曲目包括《黃河隨想》、《汨羅江隨想曲》、《海燕》、《獻給愛麗斯》、揚琴協奏曲《漓江隨想》、《塞外音詩》等,深獲好評。2007年更成功與浸會大學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流浪者之歌》;除於香港演出多場外,更隨不同團體到美國、加拿大、星加坡、毛里裘斯、中國等地作交流訪問。

2011 1111日與敲擊樂演奏家陳穎祺小姐成立《魄.擊》樂團,目的是從中窺探揚琴與不同敲擊樂所引發的共鳴,改編作品包括《花鼓》、《微聲禱告》、《里爾舞曲》及《紀念庫普蘭前奏曲》等;委約作品《求饒》更於2012美國南加州馬林巴琴比賽中首演。

詩恩完成美國上愛荷華大學心理學學士課程,致力將音樂與心理學結合,在本地推廣另類揚琴音樂教學法,使學生能樂在其中。 現於音樂事務處及多間中小學中教授揚琴。